•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结合调研 > 调查研究 > 正文
慈利县强化城区医院编制资源保障 助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9-22 16:44:05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破解县级医院编制供需矛盾日益激化的突出问题,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慈利县委编办主动作为、破解困局、突破瓶颈,助力城区两家县级医院健康发展,以机构编制资源为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坚持问题导向,高位研究谋划。慈利县城区现有慈利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2家县级医院,自2009年核定编制以来,2所医院的床位数均增加了一倍以上,且每年病床使用率均在100%以上,但对应的编制数却一直没有增加,编制资源紧缺严重,不仅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且因岗位设置是以编制数为依据,编制严重不足还导致高级职称岗位过少,造成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仅县人民医院五年来就流失94名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就医。针对这一问题,县委编办将服务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手段,主动深入2家县级医院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和使用情况调研,精准掌握医院职能履行和编制人员配备、服务范围、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占比等基础数据信息,研究2家县级医院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在盘活县直事业编制资源上动脑筋、做文章的解决办法。按照“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大内部挖潜创新和机构编制资源统筹使用力度,在编制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通过控编减编、机构撤并转等办法, 腾出部分编制资源,用于保障两家县级医院用编需求,把宝贵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编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二、坚持多方开源,加大保障力度。一方面,将精简撤并回收的空余编制资源,优先保障医疗事业发展。通过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控编减编工作, 按规定比例收回部分事业编制;整合职责重叠、职能弱化、规模不大和任务不饱和的事业单位, 收回空闲沉淀的事业编制;利用从事生产经营事业单位改革,将符合要求且条件成熟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积极推向市场,实行转企改制,收回事业编制。通过有效盘活挖潜,将统筹收回的100名县直事业编制为2家医院分别增加50名。另一方面,联合卫健、人社等部门,在赴医疗水平发达且编制管理成效良好地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增加核定备案编制的办法,经慈利县委编委会研究同意后,为2家医院分别核定备案制编制340名和180名。通过多方加大保障力度,大大缓解了2家医院编制需求紧张的现状,扩大了设置岗位的编制基数,县人民医院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增加 58 个,专业技术中级岗位增加153 个,2022年已晋升中级职称24人,晋升副高职称19人。县中医医院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增加13个,专业技术中级岗位增加89个,为拓宽医生护士职称晋升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开设“绿色通道”,拓展引才广度。大力支持两家县级医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配合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全年人员补充计划进行审核,重点为医院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单位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和紧缺人才,从学历、年龄、专业资格上严把进人关口,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人员补充意见。出台《慈利县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管理办法》,在乡镇事业编制总量中调剂事业编制20名,设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专户,主要于引进符合条件的医疗专业技术高层次人才。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专编专用,人留编留、人走编收”的原则,对引进人才专用编制实行编制单列、专项管理和统一使用,引进人才根据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模式,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实行同等对待、落实同等待遇,共引进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5名。


编辑:本站编辑